风险场所分类是实现防爆电气商品安全运用的最重要的基础作业
这篇文章专门对于国标"风险场所分类"(GB383614—2000)进行一些剖析介绍。
1.风险场所分类的意图
风险场所分类是对能够呈现性气体环境的场所进行剖析和分类的办法。场所分类的意图,是为了运用于该类风险场所的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和设备具有满足的安全性和杰出的经济性。由于在运用可燃性物质的风险场所,要确保性气体环境永不呈现是艰难的。相同,要确保运用于风险场所的电气设备永不变成点燃源也是艰难的。因而,风险性大的场所(即呈现性气体环境能够性大的场所)应挑选安全功能高的防爆电气设备类型。反之,对于风险稍小的场所(即呈现性气体环境能够性稍小的场所),可挑选安全性稍低(但仍具有满足安全性)、报价相对廉价的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2.风险场所分类作业的主要内容
风险场所分类作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1)依据性气体环境呈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风险场所分为三个区域
0区:性气体环境接连呈现或长期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能够呈现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能够呈现性气体环境,假如呈现也是偶然发作,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2)断定风险场所存在的数量和规模
由于只是断定某处风险场所的区域种类还不行,还有必要断定这类风险场地点设备内部和周围存在的数量,并且要断定每类风险场所的空间规模,也就是说要对场所的空间规模进行精确的定量。
3.风险场所分类的根本安全准则
(1)对处理或储存可燃性物质的设备及设备进行设计时,应尽能够使风险场所的种类变成风险性最小的种类,特别应使0区场所及1区场所的数量及规模都变成最小,亦即尽能够使大多数的风险场所都变成2区场所。
(2)工艺流程用设备应主要为2级开释源,假如达不到此需求,也应使该开释源以极有限的量及开释率向空气中开释。
(3)风险场所的种类断定后,不得随意进行改变。对于修理后的工艺设备,有必要仔细查看后承认其是否能确保原有设计的安全水平。
4.风险场所分类的思路
由风险场所的界说可知,风险场所是性气体环境呈现或预期能够呈现的数量到达足以需求对电气设备的构造、设备和运用采纳专门安全预防措施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