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名称:携明(上海)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浩(先生)
联系手机:
固定电话:
企业邮箱:wieppa@163.com
联系地址:沪太路2899号
邮编:201900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新塑胶网上看到的,谢谢!
资质是施工企业承接建筑项目的基础,有了资质才能谈施工、才能谈工程质量问题。近年来,住建部一直强调淡化建筑行业资质,建筑界也在呼吁淡化甚至取消资质,那么为何资质申请却一再井喷?带着这个疑惑,笔者对比了目前为止2017年与2016年同期的数据情况,并与建筑行业内以往数据一一比较,用数据多角度反映资质审批现状。首先,我们看下建筑行业全部资质的申请情况,2016年1—9月份的全部资质申请总数为690次,同意数量为347次,通过率50.23%;2017年1—9月份全部资质申请总数为2547,同意数量为947,通过率仅37.18%。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资质申请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通过率却大幅下降。下面我们以特级资质为例,多角度分析一下。对比2016年和2017年的特级资质申请情况,不难看出,特级资质申请也在紧缩,总通过率从62.5%下降到44.77%。特级资质的申请主要集中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公路工程几种,这三个资质的通过率也都有所下降。甚至,2017年9月份第一批申请里,特级资质通过率仅为17.3%。虽然通过率下降,但申请数量呈几何级增长,成功数量也有较大增长。截止目前,特级资质总数为508家,从省份分布可以看出,特级资质数量依次为北京、浙江各60家,江苏58家,山东31家,上海25家,广东23家,安徽22家,湖北22家,四川21家,河南20家,其余省市均不足20家。我们再细分这508家特级企业,可以看出,大多企业只有单特级资质,能拿到多特级的只有15.4%,而且我们对比上面的省市分布,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特级数量多的省份,多特级却很少,这是因为多数的多特级企业多为央企和国企,民营企业拿到特级的虽然多,但拿到多特级的寥寥无几,所以江苏、浙江这种民营建筑企业为主的省份拿到多特级的自然就很少,由此可见,民营企业在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还是任重道远。值得关注的是,在9月份的公示中,诞生了首家民营双特级双行甲企业。
1.放宽工程业绩要求,让企业更多参与工程建设
竞争力是行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能力,如果建筑行业想要承担工程项目,必须先获得资质,才能参与市场竞争,招标和工程承包项目,建筑施工资质企业取得的资质等级越高,可以承包的工程范围越大,更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没有建筑资质的企业自然不会赢得有资质的建筑公司,没有资质也无法承接工程项目。施工资质办理不再对业绩要求之后,为许多建筑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祖国的建筑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2.严格检查弄虚作假企业,让有实力的建筑企业越来越强
除了业绩,资金,人员以及设备等重要元素外,通知的实质是“施工特级资质,换二级资质”放宽了政策,但是并不意味着办理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变得容易,相反的可能会变得更加严格,对于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不考核业绩,可能会考核企业的实际运行及操作能力等,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不必担心这一点。
资质是衡量建筑企业实力的一个指标,对于有高等级资质的建筑企业来说,更容易获得客户的青睐,因此对于建筑公司来说,资质升级是绝对有必要的,只有不断提升资质,我们才能承接更大的工程项目,以确保公司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整个资质升级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突发的事件,例如资质升级失败,那么面对资质升级失败,建筑公司应该如何应对。
建筑企业资质升级失败后需要做什么
一、首先检查资质升级失败的原因
在得知资质升级失败后,我们可以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的办事大厅,受理发证信息查询,查询具体的意见,一般查询时间可在专家评审意见发布日期后的10个工作日内查找,建筑企业应及时注意建设部网站审核意见的发布日期,及时登录住建部官网查明具体原因。
二、如果有任何异议,可以及时提出申诉
作为建筑企业,如果对专家评审的意见有任何异议,都可以在公示期间通过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报软件提交陈述申请,经省级主管部门确认并加盖单位印章后提交逐渐部门进行受理,逾期将不受理,转到专业部门的审查资料仍然是提交纸质材料。
三、如果没有异议,可以根据资质升级失败的原因重新准备材料再次申请资质升级。
一般情况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的审查是不会出现问题的,资质升级失败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公司提材料等方面的问题,最常见的有:1、提交的材料不完整, 2、技术负责人不满足要求, 3、提交的业绩材料有问题等,导致资质升级失败。企业需要按照上述失败原因准备补充材料,重新申请资质升级。
四、寻找专业的资质代办机构来帮助办理,一般来说,对于资质办理、资质升级等业务,建筑公司本身很少能够办理成功,通常会交给资质代办机构来办理,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个是找一个专业的代办公司来办理合格率会更高,专业资质代理机构与企业和主管部门有更多的往来,特别是申请的资质种类多,相对更有经验。
当建筑施工企业升级其资质时,可能会出现申请失败的情况,这是企业不能坐以待毙,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或者交由专业的资质代办公司办理,尽快完成资质升级,承接更大范围的工程施工项目。